巧真听了周氏的话点头,娘重视这事便好,不会因为同情就胡乱定下,这样她就放心了。
“巧真,你猜如何,这事真是想不到,娘仔细一打听才知道,根本就不是娘想的那回事。”
“这闺女虽然说住的离那私塾不远,可她平时和那些个读书的并没啥接触。”
“除非必要闺女是不出门的,是个正经的。和三儿认识也是无意的。”
“说起来这还是今年伏天时候的事。”
“那几天三儿不太得劲,本来给先生请了几天假说不去,可三儿在家里躺不住,说怕拉下太多跟不上,等成子他们走后,他竟然强撑着要去。”
“娘拦不住他,只得让他去了。”
“哪知道,他走到那闺女家门口的时候,头晕的厉害,说俩眼有点发黑,身上没劲,支持不住,一屁股坐在地上了。”
“那天那月兰闺女正在院子里忙活,看到有人倒她家门口了,她也被吓着了。”
“可她哥去地里了,她嫂子窜门子了,家里就她和她奶奶在家。她又不敢喊人,最后强撑着胆子出去看了。”
“虽然她不认识三儿,可三儿成天去私塾,她也晃过面,知道是私塾里读书的,心就放下来了。”
“她问三儿咋了?三儿说他身子不舒服,发热,身子没劲。走不动了。不是故意坐她家门口不走的。”
“那闺女回屋给三儿倒了碗水让他喝,然后又去喊了私塾的先生来。让他把三儿扶回了私塾去。”
“喊完先生她还去请了郎中给三儿看病。跟着忙活了好一顿。”
“说起来你兄弟不是大病,歇了几天也就好了,可也多亏了人家。不然怕是得多难受。”
“人家闺女忙前忙后的啥也不图。过后也没提过这件事。没要啥报答,是个好闺女。”
“三儿和我说,他过后去感谢过人家,人家说不用,是应当的,让他别放在心上。”
“娘一听你兄弟说。才知道还有这段子事。才知道还有这样的渊源。”
“娘觉得闺女不错,一问三儿的意思,他也愿意。说家里好不好的没啥,他觉得这闺女心不赖。人也勤快。是个不错的,你那啥镇子上的娇小姐强。”
“你兄弟也愿意也没啥说的,找人一打听,觉得闺女确实不错,娘才起了心思。”
“我也相看了一次,挺相中的。就是她那个嫂子不合我心思,要是她没那个嫂子就更好了。”
说到最后周氏有点感叹,她不喜欢那闺女家的那个嫂子,确实不像样。
“娘,这世上哪有那十全十美的事。咱们要娶的是人家闺女。又不是她嫂子。能过的去就中,懒点馋点也没啥,只要不出格就中了。”
巧真劝着自己的娘,三儿愿意,她就没话说了。毕竟是三儿要成亲,是他要和人家过一辈子。而不是自己。
“你说的也是,哎。三儿这事,娘本以为容易,可相看了不少家,才知道作难。那些说亲的家里是都不错,可那闺女多多少少都有点毛病。”
“也是娘眼界高了。看谁都不合适,都不对心思。才有了后来这档子事。”
周氏其实对于月兰也不是多满意,因为对方有那样一个嫂子。
不过周氏心底善良,月兰亲娘早死,让她同情。
月兰本人又孝顺勤快,模样也不差。倒是让她最终同意了下来。
“那可提亲了?对方可愿意?”
巧真询问着。
“还没,只是先打听了情况,相看了下,还没有正式走过场,不过也差不多了。娘打算等你出了月子去提亲,等明年给他们成亲。三儿成了亲,娘就不愁了。算是了了一大件心事。”
“不过她那个嫂子……哎,你是不知道她嫂子那劲。开始听说有人相看她妹子还说风凉话,结果一知道是咱家,就舔着脸凑上来了,那脸让我看了都觉得膈应。”
周氏是真看不上月兰的嫂子。现在说起来,表情都难看。
“她那个嫂子真恶心人,看见了我,拉着我胳膊说话那亲劲别提了,一口一个嫂子,一口一个她妹子咋啦咋啦。好像谁不知道似的。这还没说成呢就到处去和人说要和咱们家结亲了,还去咱们家吃胡辣汤,吃烩面不给钱,说都是自己家里人,那恶心人劲……就没见过她这样的人。”
玉花嚷着,一脸的气愤。
巧真偷偷的笑了下,自己这个大嫂原来也是个这样的人,现在说起人家来倒是一套一套的。
不过对方这个嫂子实在不咋地,希望那个闺女是个拎得清的,将来不会因为这个和婆家人闹矛盾。
“怕她啥,咱家啥都怕,就是不怕泼妇,到时间结了亲,她吃点喝点都没事,要是敢上门说难听的,要是敢胡来,看俺不把她打出去。”
周氏脸板了起来,对于她看不惯的人,她不会客气。
对于这件事,巧真并没有多说,生活本就是这样,总有不如意,总有磕绊,太圆满就不是过日子了。
几人说说笑笑的,倒也缓解了巧真的疼痛。
等吃过了午饭,巧真让周氏和两个嫂子回去了。
家里也一摊子的事,不能总在这里呆着,自己也没啥事。
周氏看闺女挺好的,孩子也能吃能睡,没啥毛病也放心了。
现在镇国公在府内,她们不好住下,所以就叮嘱孙菊花多看顾巧真,有事往家里送信,她们做马车走了。
到了第三日巧真才有精神些。
下体虽然还是疼,可也许是习惯了,也许是在长好,不如前两日疼的厉害。
孩子倒算听话,吃饱了也不闹人,就是呼呼大睡。倒不用太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