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520书包 > 异能人的前世今生 > 第七卷 第六十一章 烦恼即菩提

第七卷 第六十一章 烦恼即菩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力灵示:见性之人,用我们凡夫的话来说,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性德的圆满流露。如来果地上则究竟圆满,跟没有见性的十法界里面的贤圣不一样。十法界的圣贤没有见性,虽没有见性,跟我们一样,他能随顺佛陀的教诲,所以这是相似的见性,不是直接的,是间接的。换句话说,他们能够把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通通放下了,百分之百的随顺佛陀教诲,就是差一层没见性,可以说他们达到见性的边缘了。

佛经里面常常用火做比喻,他没有接触到火,但是已经感受到火的暖气,这叫相似气,感受到他的暖气。六道里面的凡夫由于妄想、分别、执著太重了,烦恼习气太重了,虽然说我们也得放下烦恼习气,随顺佛陀教诲,这讲六道里面人,他做不到百分之百,能做到百分之五十就不错了。为什么?依旧夹杂着烦恼习气,他断不掉。六道里面观行功夫的浅深,就在夹杂着分别执著有多少,夹杂的愈少,这境界就愈高;夹杂着很多,你的功夫就很浅,就这么个道理。

因此,我们要尽量的减少夹杂,希望自己念念都能够与清净平等觉相应,保持着自己的清净心。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这样子性德虽然不是直接的流露(没有见性那就不是直接的流露),从佛口中流露出来,我们得利益了。但是最后的目标是要把自己的烦恼习气完全放下,放下就转过来了,它就是性德;性德在迷就是烦恼习气,烦恼习气要是觉了,就恢复到性德了。所以烦恼习气从哪里来的?是性德在迷惑状态之下的现象。所以佛才讲“烦恼即菩提”,觉了,它就叫菩提,它不叫烦恼了。“生死即涅槃”,生死是迷。迷了叫生死,觉了叫涅槃,涅槃跟生死一桩事不是两桩事。学佛必须得学着转境界,转恶为善。转迷为悟。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间,跟我们大众在一起,大众住的是五浊恶世,释迦牟尼佛住的是清净国土,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众生心行不善,六根接触的境界不善。佛心清净,纯净纯善,佛六根接触的环境都是纯净纯善的。心分别,这三个字重要!你住的到底是秽土、是净土,不在外头。与外面境界不相干,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境随心转。这个话我们听得太多了,听得真是熟透了。虽然听得多,听得很熟。你不会用,你没有办法用在你实际生活当中。如果你会用了,你的境界就转过来了。

凡夫需要选择环境,觉悟的人、圣贤,他需不需要选择环境?不需要。他在阿鼻地狱也是净土,为什么?他心转境界。由此可知,三恶道的众生。把它放在菩萨净土里面,他所接触到的还是三恶道的境界,他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你要问为什么?他的心不是佛菩萨的心,“一切国土心分别”。不是佛菩萨的心,怎么能够受用佛菩萨的国土?这个国土我们讲物质环境,佛法讲的是心法。境随心转才是真理,心被境转是凡夫。

我们要帮助自己,要帮助别人,帮助自己才是真正帮助别人,帮助别人才是真正帮助自己。自他不二,别人是我们依报环境里面的一部分。我们生活环境是两个部分:一个是有情的生活环境,一个是无情的生活环境。我们现在一般人讲人事的生活环境,物质的生活环境。一切有情是我们的人事生活环境,生活环境就是依报,正报就是自己身,称正报。依正庄严,我们的身心纯净纯善,我们的正报庄严,依报就庄严。如果依报里头还不是纯净纯善,立刻就要觉悟,我的心行没有做到纯净纯善。为什么?境界没转过来!什么时候你觉得这个环境是纯善纯净,那证明你的心行转境界了。极端不净的地方,你清净,你看到的是清净的;极端不善的地方,你看到是纯善的。你看到纯善纯净,别人是不善不净,这两个境界重叠,不相混杂,妙就妙在这里。从这个地方你能体会到宇宙世间是无量无尽无数的重叠,虽重叠,各个不混杂,真的不可思议。

惠能大师跟五祖说的那一句话:“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他为什么常生智慧?他得法界佛加持。眼见色得佛加持,生智慧;耳闻声,生智慧;鼻嗅香、生智慧;舌尝味,生智慧,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智慧不生烦恼,这叫做得法界佛的加持。我们就明白了,法界佛在哪里?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依正庄严统统是法界佛。我们接触除自己本身之外,所有一切人都是佛。为什么?我跟他接触的时候,长我的智慧,灭我的烦恼。法界佛天天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法界佛一刹那都没有离开过,凡夫不认识。孔老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你懂不懂这个意思?用佛法来讲,这就是法界佛。

你从这一句话里体会,三人行,三人:有我一个,一个是善人,一个是恶人。善人长我的智慧,教导我,我向他学习;恶人也长我的智慧,我也向他学习,都是善知识。善人从正面教导我,恶人从反面教导我,示现的恶因恶报让我反省,我有没有造他那样的恶?如果有,赶快改,他在那里示现这个不善的因、不善的果报给我看,我在这里觉悟,省悟过来了。善人是善因善果,恶人是恶因恶报,都在教我,都是我的老师,都是我的善知识,都是法界佛。不但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包括动物、植物、矿物,包括所有的自然现象,什么时候离开过我?所以,一个明白人、一个觉悟的人、一个心地清净的人,他受益,无时无刻不是沐浴在诸佛如来真实教诲之中。为什么我们凡夫不会?真的那个关键就是宗门大德常讲的“你会么?”你会,你觉悟;你不会,你是凡夫,你还要搞生死轮回。你要是会了,恭喜你!你这一生当中了生死、出三界,你这个身在这个世间叫最后身,下一次如果再来的话。乘愿再来了,不是业报身,下次再来是佛身,你当下就转凡成圣。所以你得法界佛加持。这是这一品修行的宗旨。

“菩提”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烦恼即菩提”乃一句禅宗的偈语,一则英语小故事可以很好地诠释这句偈语。故事的题目是“烦恼树”,译文如下:

烦恼树

我雇了一位木匠帮我修缮旧农舍。第一天的工作很糟糕,刚开始,他的汽车轮胎瘪了,耽误了整整1个小时;后来电锯坏了;现在忙了一天后他的旧卡车竟不能启动了。我只好开车送他回家。一路上,他像石头一样沉默不语。到达目的地之后,他邀我进去见见他的家人。

到了门口,他先在一棵小树前停一会儿。用手碰了碰树枝。

门开了,一进去,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棕色的脸庞溢满了微笑,他高兴地拥抱两个孩子。然后深情地吻了吻妻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