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想到了什么,道“来,取笔墨来。”
宦官们听罢,哪里敢犹豫,取了笔墨来,弘治皇帝走至案牍前,略一沉吟,提笔,蘸墨,笔尖点在了白纸上,片刻之后,笔走龙蛇,紧接着,一幅行书便已落成。
众人看去,却是赫然‘万世师表’四字。
刘健吓了一跳,忙道“陛下……”
弘治皇帝只淡淡的抬起了眼皮子,轻描淡写的道“朕乃天子,难道不可随心所欲吗?万世师表,朕也以为,方继藩当的起,朕是很开明的,谁若是不服气,要嘛,就用如皇孙所说的道理,来折服朕。若是他们要上奏,来骂一骂朕也可以,朕是广开言路的嘛,不会以言治罪,几句骂名,朕当不起吗?这幅字,赐方继藩了,方继藩,你带回家去,装裱起来,挂在你的厅堂里。”
方继藩眼睛都直了。
陛下亲自作书,会挨骂的吧?
不过,陛下都不怕挨骂,我方继藩怕啥?人家不骂我,我还不开心,收了。
方继藩道“陛下,能不能盖个大印?”
买定离手,不盖个章,容易反悔啊。
弘治皇帝倒是笑呵呵的,颔首点头“取印。”
印玺盖了上去,顿时,整幅字仿佛有了灵魂,竟是闪闪生辉起来。
刘健心里摇摇头,叹了口气,自己作为内阁首辅大学士,眼睁睁的看着陛下做这样的事,也是要挨骂的啊。
可弘治皇帝却显得兴致盎然,背着手“大同和京师的气候,竟是差不多,不过朕的第一次来,见这里还算热闹,此处,本是我大明九边之一,乃京师之门户,在这大同城内外,不知有多少忠诚的将士枯骨长埋于此,刘卿家,去准备准备吧,预备一个衣冠冢,朕要亲自前往祭奠将士们的亡魂。”
刘健道“老臣……遵旨。”
弘治皇帝随即又道“厚照。”
朱厚照忙道“儿臣在。”
“大同,想必你已很熟悉了吧,怎么,不带朕走一走,看一看。”
朱厚照立即道“儿臣不熟啊。”
弘治皇帝微笑,自己的儿子,他怎么会不了解,这家伙太好动了,两日功夫,足够他在这大同的街市里像猴一般的上蹿下跳。
…………
方继藩则开开心心的得了墨宝,这是宝贝啊,皇帝钦赐的,和学生们联名的吹捧,意义完全不同。
自己这些年来,付出的血汗,总算得到了认可,这令方继藩,心里颇有几分欣慰。
他没有随驾,跟着陛下出巡,而是连夜在大同里,寻了一个巧匠,制了一个硕大的匾额,将这一幅字,装裱起来。
而后,挂在自己所在的临时寝卧,看了看,果然,效果非凡,很引人注目,不过这玩意,显然不是挂在卧房的,非挂在最显眼的地方,比如说,西山书院,自己是不是也要效仿孔圣人一般,立一个像呢,这样会不会,显得不太矜持。
…………
弘治皇帝站在了大同城的关墙之上,这里冷风凛冽,视野却是尤其的开阔,他虽穿着一袭布衣,却依旧气度非凡。
弘治皇帝看到这城外,竟有一个个帐篷,帐篷连接成一片,似乎在那里,也是人声鼎沸。
弘治皇帝回眸“太子……”
“啊。”朱厚照在想着心事。
弘治皇帝手遥指着城外的帐篷“那里,是何处?”
朱厚照忙道“父皇,那里……是牧民们的居所,绝大多数,都是鞑靼人。”
“鞑靼人……”
…………
第二章送到,第三章会早点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