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520书包 > 明末之铁血辽东 > 第61章 启动新计划

第61章 启动新计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61章 启动新计划

2017-04-19 作者: 郝高刘丁

第61章 启动新计划

王在晋到了山海关之后,把手头上事料理料理,随后带着亲兵卫队出山海关到辽西走廊溜达一圈,做个实地考察。

提到辽西走廊咱们简单介绍一下。

辽西走廊,亦称榆(渝)关走廊。位于今辽宁省锦州市与河北省山海关之间,东临辽东湾,西依松岭山,西南—东北走向,长约185公里,宽8~15公里。

锦州、葫芦岛、塔山、兴城、绥中、山海关等城镇是扼守走廊的军事要地。

走廊背山面海,丘陵起伏,形势险要,是沟通山海关内外的重要通道,历来为兵家征战必经之地。

辽金之前古人长途旅行的足迹并未穿过辽西走廊。秦灭六国后,秦始皇下令大修驰道,这里只开辟了无终(天津蓟县)至碣石(葫芦岛绥中),其间的榆关(山海关)至碣石正是辽西走廊的最西段,也就是说,秦时辽西走廊并未贯通。秦汉至隋唐各朝,从中原到东北的主要路线是出榆关再顺大凌河谷经建昌(现葫芦岛所辖)、朝阳转而向东,跨医巫闾山到东北重镇辽阳。缘何如此?辽西沿海丘陵起伏,岩体广布,人烟稀少,虽有草丛毛道,仍处荒漠闭塞状态,既无重镇又无要塞,又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游牧为主,居民分散,没有较长久的地方政权,地方官吏不过是臣服中原朝廷的民族首领,朝廷和百姓没有打通辽西走廊的要求。而大凌河畔人烟稠密,柳城(朝阳)是西汉辽西郡重镇,十六国时期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前燕成为东北的繁华地区,营州(朝阳)是唐朝辽西政治经济中心。古人利用河岸道路发展了社会经济。公元207年,曹操平定乌桓从柳城班师回朝,走的就是这一路线。

开拓辽西走廊通道始于辽而发展于金。契丹建立大辽国后,侵占了燕云十六州直逼黄河,辽西已成辽国腹地。辽军从中原俘获大批汉人,安置于辽西做奴隶。汉人从事手。工业生产,开荒种地,建立城池。辽西走廊土地的开垦,促进了道路的开拓。公元947年辽灭后晋,押解晋出帝石重贵流放到东北走的就是辽西走廊,“癸卯,帝与皇太后李氏俱北行,过蓟州、平州至榆关沙塞之地,又行七八日至锦州,又行数十程,渡辽水至黄龙府,即契丹所命安置之地”(《旧五代史少帝重贵记》)。这是从山海关直通锦州的最早记载。

咱们书归正文,王在晋穿过几座关城,发现城内只有百姓却无军队把守,一连走访多座堡城路城,大致基本一样,王在晋心中有了打算。

又在宁远城内歇息几日之后回转山海关。

再回去是路上经过一处地方叫八里铺,之所以叫八里铺就是因为此地离山海关只有八里,因此得名。

王在晋就发现此地地势十分险要,两边山峦距离较近,离大海又不甚远,假如若在此修筑一城完全可以当做山海关是屏障,山海关无失则京畿无忧矣。

越想越觉得此处大有文章可做,对了,就是这个主意,于是马不停蹄赶回山海关。

随后给朝廷上报文章写道:“东事离披,一坏于清、抚,再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捐弃全辽,则无局之可布矣!逐步退缩之于山海,此后再无一步可退。”意思是:明朝先失陷抚顺、清河、开原、铁岭、辽阳、沈阳,又失陷广宁,丢弃全辽,无局可守。”

意思是现在的关外辽西走廊已经五局可守不如放弃,转而守住山海关就是万事大吉。

结果也没等朝廷下达通知,这位老哥也没跟手下将官商量一下,自己就拍板定夺,决定把内阁拨发的二十万两白银拿出一部分修筑八里铺。

那么山海关以外其他诸城怎么办,像宁远、锦州、大凌河等城池也是军事要地难道就不派兵驻防任人宰割?

王在晋还真就有此意,认为除了八里铺其他地方都可以不用派兵把守,甚至都可以放弃。

结果一道大令发下各城池,命令军民人等带好应用之物,军需物资,粮食日用品等全部撤进山海关,务必在天启二年冬之前全部完成撤退计划。

依据王在晋的战术指导思想是把关宁锦的百姓军兵,反正是一切需要的全部撤回到山海关以里,干脆就放弃辽西四百里土地。而后在山海关外八里的地方筑建一个新城,名曰八里铺。并派出数万儿郎驻防八里铺,可为山海关屏障。换句话说,就是全力保住山海关不丢,可以为朝廷每年节流数十万白银,何乐而不为啊!不过王在晋的这一举措遭到许多人的反对,下面的军官将佐纷纷找到王在晋理论,为何要这么做,难道我们大好河山就这么白白送给后金么?最后也不知道是谁居然往京城奏了一本,这下可惊动了内阁大员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