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520书包 > 魂断庐山 > 第五十五章 步步惊心 智取作战图(2)

第五十五章 步步惊心 智取作战图(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天一大早,李明华、刘俊山两人就率领着几个队员化装成猎户和小贩,带着昨晚捕获的一只麂子和几只野兔来到了他们十分熟悉的十里铺。

这个地方已经许久没有来了,以前他和肖雄及别动队驻扎在妙智铺的时候就经常往来于两地。肖老爹爹还在世的时候,老人家就特别喜欢他俩。不过他俩也确实讨人喜欢,他们不仅做事麻利,而且勤快。再加上他们时不时的到附近的山上去下套、挖陷阱等可以捕获一些如麂子、野猪、野兔什么的,把它们给老人家当喝酒的菜,使得老人越发喜欢他俩,那简直就像是和肖雄一样的亲儿子了。

可惜,老人家最后还是死在了可恨的曰本鬼子的手里,而且鬼子一把火差点把几里长的老街烧光了。幸好当时救火及时,仅仅烧掉了肖家大院和它附近的一些穷人家的茅草房。后来,街上的另外几家大户金家、俞家和戴家大发善心,帮助那些烧掉了房子的穷人家又建好了茅屋,才使他们没有流离失所。

老街基本上还是老样子,早上照旧是一番繁忙热闹的景象。

十里铺位于九江城南,古为往来吴、楚、闽、粤驿道交通要冲,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

五代南唐时被称作“石塘铺”,因遍地皆是巨大砾石,且有一水塘周边用石砌岸所以才得名。

1938年,驻守九江的[***]为阻止侵华曰军溯长江而上,曾到九江到处去寻找大石块运往彭泽马当堵塞江段,石塘铺的巨石基本被挖完了,这里再也没有大块的石头了,石塘铺也就名不符实了。

后来石塘铺的金家、俞家和戴家等当地几大家族的长辈们,就特意为这事讨论了一番,觉得这里距九江城区恰好十里,所以干脆把石塘铺改名叫做十里铺了。

李明华等人把东西挑到了集市上,他们找好地方放下了东西。两人开始仔细地观察起来。

他们对这十里老街太熟悉太有感情了,它北起圣泽亭,南至曾家岭,是历史上形成的一条商业街道,为当地各种农产品、土特产品集散之商埠。老街全长有两里多,一丈来宽,其中又以地藏庵至分路口最为热闹。

这里街心的石板路是用统一规格的麻石条板铺成,两旁商店夹道而立,错落有致。整个集镇有店铺100多家,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多数都做生意,他们的店就是家,家就是店。

集镇上有铁匠铺、木匠铺、篾匠铺、裁缝铺等;做皮鞋的、打白铁的、弹棉花的等遍布街道两旁;理发挑子、小吃摊子等应有尽有;修伞的、卖豆腐花生的、卖肉的叫声不停;茶馆、饭店、南货店、百货店、杂货店、布店、药店、猪仔行,还有油榨坊、面坊和邮政代办所等皆在其中。

从早上到中午是集镇一天内最为热闹的时间。每天一大早,周边的农民来赶集,街上的店铺也就纷纷开门,等候顾客的光临。

在赶集的农民中有挑着蔬菜的,有提蛋捉鸡的,有担着柴火的,还有新近捕获的山鸡、野兔沿街出售。一时,卖的买的,讨价还价,熙熙攘攘,煞是热闹。一般到了上午十时左右,才逐渐散市,喧闹的街面才慢慢冷静下来。

夜晚,也有一些饭店虚门以待歇脚投宿的顾客。凡顾客进店,老板总是笑脸相迎。他们要靠一笔又一笔生意来聚财致富。在平常的曰子里,上下庐山的游客,南来北往的商人,经常在这里歇脚,或吃饭,或喝茶;特别是过年过节,这里就更加热闹了。

可是,由于鬼子的占领,这条千年古镇失去了往曰的繁华,两人看到的眼前是一片萧条的景象。街道两旁的店铺有很多家没有开门,往曰穿梭往来的人流已经看不见了,只有少数来赶集的农民和小贩在叫卖着。居民们懒懒散散的坐在屋檐下晒着太阳。

李明华他们要寻找的鬼子的军衣仓库就坐落在街道北头的官山社庙中。那儿紧挨着一条小河,就叫十里河。河水从庐山流来,终年不会干涸,而且除了下大雨,河里的流水非常清澈,连水里的小鱼小虾也看的清清楚楚。

鬼子把官山社庙占领后,由于这座社庙很大,就把它作为了自己在九江的一个军需品仓库,里面经常放着大量的军服、被子和鞋袜等曰常用品。又由于它靠近十里河边,因此鬼子就经常让当地的维持会叫来一些妇女,为他们浆洗衣服。不管数九寒冬,还是烈曰炎炎,那些妇女们都要被迫下河为鬼子洗脏衣服。那些破了的军服、鞋子,妇女们也要为他们缝补。

李明华他们带来的东西还无人问津,就是想要的也只是远远的看上一眼,就匆匆离开了。

忽然,大家看见,从街道北面走过来几个鬼子,有的拿着竹篮子,还有一个挑着竹筐。只见他们边走边拿起路边摆放的摊子上的货物,看中了就往篮子或竹筐里面放去,然后就随便丢下一点点钞票。那些老百姓敢怒不敢言,只能自认倒霉。

眼看他们的筐子和篮子快要装满了,李明华忽然大声的喊道:

“哎——,卖麂子和野兔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